关于组织开展首届“挑战杯”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尊龙凯时手机版

 关于组织开展首届“挑战杯”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尊龙凯时手机版
当前位置: 部门凯时kb88官方首页 >> 凯时kb88官方的公告 >> 正文

凯时kb88官方的公告

关于组织开展首届“挑战杯”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1-17   责任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我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基础。共青团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委员会主办第一届“挑战杯”竞赛。为方便各二级学院提前做好备赛事宜,在正式通知下发前,就大赛有关事宜预通知如下(最终参赛要求、竞赛章程等以后期正式印发的竞赛通知为准)。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校团委等部门组成组织协调委员会,负责本校竞赛的组织和评审工作。各二级学院成立由本院党总支书记作为第一责任,副书记主管责任,牵头,教学、学生、科研等负责人共同参加的组织协调机构,做好竞赛组织的有关工作。团委将定期督导,各二级学院工作开展情况计入团学工作考核。

二、深入发动,精心组织

各二级学院要突出竞赛的学术性、科技性和普遍性,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校、省、全国的三级赛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校级竞赛。特别是校级竞赛阶段,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完善保障政策、运用媒体手段等方式,发布竞赛消息,接受学生咨询,进行广泛动员,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要坚决杜绝以学校科研项目冒充学生作品的现象,如有发现将严肃处理。要坚持选拔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对于未进入省级竞赛的作品要进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帮助参赛学生提高科研能力。有条件的学院可对重点项目在经费和指导力量上给予支持。

三、坚持宗旨,完善机制

各二级学院要坚持立德树人宗旨,把人才培养作为“挑战杯”竞赛的首要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各二级学院团总支可建立直属的专门组织或社团,负责学生科技活动的组织工作,制定长期规划,保证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制定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更好地扶持、激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尝试建立参赛作品转化服务机制,争取本地各类科技园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支持,为参赛和获奖项目的转化提供服务,推动学生科技成果与市场、资本等方面实现更加紧密、有效结合。

四、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各二级学院要积极利用班会、微信、海报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的宣传工作,使“挑战杯”的品牌在学校中和社会上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要注重做好竞赛的前期宣传工作,为竞赛组织发动和有序开展打好基础。要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附件:1.参赛作品数额分配表

2.竞赛章程

3.评审规则(正式通知时一并发)

4.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2021年1月11日

附件1

参赛作品数额分配表

二级学院

选送作品数量

旅游管理学院

至少6个

酒店管理学院

至少5个

旅游外语学院

至少5个

现代服务学院

至少4个

信息工程学院

至少4个

烹饪食品学院

至少4个

机电工程学院

至少3个

国际工商学院

至少6个

附件2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第一届“挑战杯”竞赛章程(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省级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我校于2021年举办第一届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二条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第三条 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剑新精神和实线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励学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条 竞赛的基本方式:各二级学院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第二章

第五条竞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

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指导竞赛活动,并对校组织委员会和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裁决。

第六条竞赛设立校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等有关负责人组成。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及二级学院分别委派1名负责同志作为组委会成员。校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获得2次“优秀组织奖”的二级学院将获得持

续担任组委会副主任成员的资格

第七条校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

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

2.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3.投票表决竞赛承办院系。

4.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第八条校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按照校组委会通过的章程组织竞赛活动并向校组委会报告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副秘书长若干名,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关领导

担任。

第九条 竞赛设立全国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的相关 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非高校专家或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骨干组成。全国评审委员会设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2名,副

主任若干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若千名。校评审委员会经主办单位批准成立,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评委须严格遵守《评审纪律》,评审前须签订《评审纪律承书》。

第十条 校评审委员会职责如下:

1.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则。 2.终审决赛环节实行公开答辩制,答辩前评审委员可以

到参赛作品集中展示区审看参赛作品及其演示

3.确定参赛作品获奖等次。

第十一条 竞赛设立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在校组委会筹备时成立,由校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名、评审委员不少于3名(根据被评判作品学科分布选定)、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各1名代表、校学术委员会抽签产生的5名代表组成。

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由全校评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担任。资格评判委员会会议由资格评判委员会主任负责召集。

第十二条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职责如下:

1.授权全校组委会秘书处在预审开始至终审决赛结束前接受参赛学校和学生、评委、社会各界人士对参赛作品资

格的质疑投诉。

2.在终审决赛结束前,如出现被质疑投诉作品,资格评判委员会应召开会议,对质疑投诉的参赛作品的作者及所属

二级学院进行质询。

3.投票表决被质疑投诉作品是否具备参赛资格

第十三条 全校组委会秘书处对质疑投诉者的姓名、单位予以保密。质疑投诉者需提供相关证据或明确的线索。资格评判委员会开会时,到会人数超过2/3方可进行表决;表决

时实行回避制度;若参加表决人数中有2/3以上认为该作品不具备参赛资格,则评委会对该作品不予评审,其参赛得分随之取消。全校组委会秘书处不受理匿名质疑投诉。

终审决赛结束后,对作品的质疑投诉继续按本章程第三十九条执行。

第十四条竞赛设立评审监督委员会,在赛前成立,下设秘书处。评审监督委员会依照《评审监督委员会章程》组

织建立、行使职责。

第十五条 各二级学院应持续开展与全校竞赛接轨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或拔赛。

第三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第十六条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在校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第十七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所有项目、作品于2021年4月30日前按照要求完成申报。

增加作品自查环节,申报学院签订承诺书,承诺作品符合“挑战杯”竟赛申报作品的要求,接受竞赛组委会检查对不符合申报要求或严重违规作品的惩戒,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第十八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等6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也可以按照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报送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第十九条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败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第二十条参赛作品必须于申报前将作品项目名称、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在学校官方网站凯时kb88官方主页上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并将公示截图随作品一同报送。

第二十一条 参赛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作品完成校赛申报后,作品题目、作者、指导教师等关键信息不得变动。

第二十二条各二级学院按照分配的名额报送,按时按量完成报送。

第四章奖项设置

第二十三条此次比赛活动设置三个优秀组织奖,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组委会根据作品数量等确定各分类小组授奖数量。

第五章惩戒

第二十四条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的,均视为严重违规行为。

第二十五条参赛作品在公示环节,知情公众如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各二级学院要严肃对待、一经查实取消作品参赛资格。

第二十六条参赛作品如在参赛环节被检查或经举报核实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取消作品参赛资格,该学院不得补报作品;并取消该学院参评“挑战杯”、其他集体奖项的资格,视情节严重取消该学参赛资格。

第二十七条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竞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励,重新计算作者所在校内比赛名次;如确认作品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取消该学院获得的“挑战杯”、其他集体奖项。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本章程自校内组织委员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由竞赛主办单位及校内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

附件3 评审规则(正式通知时一并发)

附件4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参赛学生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准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分为“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围绕展示我国疫情防控成果本届设立“战疫行动”组,形成有深度、有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其中,“发展成就”可以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市场主体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文明文化”可以着眼于社会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等;“美丽中国”可以着眼于环境质量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等:“民生福祉”可以着眼于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实施、教育就业民生发展保障等;“中国之治”可以着限于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等;“战疫行动”可以着眼于疫情防控、疫后重振等。

此外,本届竞赛参赛学生也可围绕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参赛作品总体要求: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重要精神,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体认新实践,研究新经验,深刻认识国情,拓展时代视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把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的作品,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可自选上述6个组别或6个学科中的一个报送。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为贯彻“挑战杯”竞赛的宗旨,帮助参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好地进行参赛作品选题制作,关于6个学科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参考题目。

哲学类

1.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历史经验,通过典调查研究,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

2.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的调查研究和理论探索

3.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典型调查研究

4.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落地生根典型调查研究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典型调查研究

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研究

7.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典型调查研究

8.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典型调查研究

9.新的时代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典型调查研究

10.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活语体系调查研究

11.国家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理论典型调查研究

12.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典型调查研究

经济类

1.构建新发展格局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

2.推进五大发展理念成功案例调查研究

3.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型调查

4.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型调查

5.智慧城市建设多种模式的典型调查

6.农村社会保障与公共事务治理典型与经验调查研究

7.农民工市民化和返乡创业的调查研究

8.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9.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老少边贫地区发展的调查研究

10.互联网推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调查研究

11.互联网金融风典型调查研究

12.“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3.我国物联网服务业的崛起、发展与创新调查研究

14.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凋查

15.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16.各地推动“双创”、提振经济、扩大就业的典型凋查

17.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开拓和模式创新的典型调查

18.活跃和完善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调查研究

19.普惠金融发展案例的典型调查

20.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问题调查研究

2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典调查

22.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型调查

23.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调查

24.各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创新调查分析

25.高质量发展(区域、产业、企业)路径调研和分析

26.激发入才创新活力典型调查研究

27.简攻减税降费典型调查研究

28.营商环境改善调研和分析

社会学类

1.各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典型调查研究

2.各地加强社会建设的典型调查研究

3.各地创新社会治理防范社会风险的典型调查研究

4.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5.各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验研究

6.缩小收入差距的体制机制研究

7.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经验调查研究

8.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建设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9.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

10.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11.地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调查研究

12.我国社会变趋势研究

13.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4.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研究

15.畅通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渠道体制机制研究

16.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17.社会办医,丰盈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18.城市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19.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网络舆情特征研究

20.大学生就业趋势调查研究

21.建立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体制机制研究

22.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23.农村土地流转、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24.新发展阶段的扶贫政策研究

25.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研究

26.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研究

法律类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研究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3.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宪法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实践相关问题调查研究

5.民法典实施问题研究

6.完善知识产权立法与实施机制研究

7.新型互联网犯罪应对研究

8.我国民事立法完善问题研究

9.未成年人法律保护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

10.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实践查研究.

11.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12.我国社会、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问题调查研究

13.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典型调查研究

14.我国网络空问法治实践调查研究

15.《电子商务法》实施相关问题研究

16.《网络安全法》实施相关问题研究

17.基本法框架下的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18.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关系研究

19.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个人信息利用和保护机制研究

教育类

1.探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开启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新征程

2.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

3.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案例和调查研究

4.新世纪我国大学教育教学发展、创新和改革的典型查研究

5.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 6.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本领和实践能力教学改革的典型调查

7.增强学生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改革与创新调查研究

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9.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典型调查

10.改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和经验调查研究

11.各类学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12.各地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资源差距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

13.国家推进少数民族池区教育发展的举措和成就调查研究

14.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

15.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实践的调查研究

16.大学生自主创业案例研究

17.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教学应用,特别是在线教育的调查研究

18.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的调查研究

1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思政课创新实践的经验调查研究 20.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调查研究

管理类

1.数据开放共享和个人隐私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2.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产权界定、收益分配调查研究

3.特大城市数字化治理及风险防控调查研究

4.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调查研究

5.大型数字平台企业监管问题调查研究

6.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7.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调查研究

8.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调查研究

9.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效果评估调查研究

10.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查研究

11.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

12.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中崛起和发展的型调查

13.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调查研究

14.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和企业家协会)建设新进展、新作用调查研究

15.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政府转型、行政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典型调查

16.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

17.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购买公共服务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

18.便民快捷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

19.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

20.基层政府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调查研究

21.在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中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调查研究

22.乡政府管理成降低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

23.(企业、政府、城市)“智能 ”管理创新的调查研究

24.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调查研究

上一条:​关于举办第一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做好2021年寒假使用钉钉平台开展健康打卡的通知

【】

网站地图